COVID-19 篩檢的效果如何?

為什麼篩檢很重要?

篩檢的目的在鑑別疑似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情。有些人可能感染了 COVID-19 病毒,但看起來很健康,或只有輕微症狀。鑑別感染者很重要,這樣他們才能遠離他人,並尋求適當的治療。將健康者誤判為 COVID-19 感染者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自我隔離和進一步檢測;將感染者誤判為未感染者則可能會傳播病毒。

COVID-19 的篩檢可能包括體溫測量、詢問出國史、與 COVID-19 患者的接觸史,或快篩。篩檢可以透過電話、網路、親自、在家裡、在診所、在工作場所、在機場或在學校進行。

這篇文章回顧了什麼?

我們想確定:

·為看似健康者篩檢是否感染 COVID-19 的好處和負面影響;

·篩檢是否可以正確鑑別出已感染及未感染病毒者。

為了快速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縮減了正常考科藍文獻回顧流程的一些步驟,不過我們相信這些變化不會影響我們的總體結論。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尋找針對未因潛在 COVID-19 症狀尋求治療者進行篩檢的研究。

本回顧最新的證據為 2020 年 5 月的資料。

主要研究結果

我們找到 22 項研究,其中有 17 項採用人群評估(世代研究),另外 5 項則採用電腦產生的模型(模型研究)。這些研究的實施地點為美國、歐洲和亞洲。

好處和負面影響
有 2 項模型研究提到篩檢之好處和負面影響的相關內容,其中 1 項指出在機場詢問症狀可能會稍微減慢但不會阻止感染者入境。

另 1 項模型則顯示,每週或每兩週對醫護人員進行一次篩檢可能會減少傳染給急診室患者和其他醫護人員的機會。

不過,並没有研究說明篩檢的負面影響。

鑑別感染者
有 17 項世代研究和 3 項模型研究指出篩檢是否可以正確鑑別已感染及未感染病毒者。這些研究在 COVID-19 基線水準、環境和方法方面差異懸殊。所有世代研究均將篩檢策略與稱為 RT-PCR 的「金級標準」檢測進行比較。

世代研究
所有篩檢策略
(17 項研究,17,574 人):

·在 100 名感染者中,有 20 至 100 人被誤判為健康者

·在 100 名健康者中,有 0 至 38 人被誤判為感染者

詢問症狀(13 項研究,16,762 人):

·在 100 名感染者中,有 40 至 100 人被誤判為健康者

·在 100 名健康者中,有 0 至 34 人被誤判為感染者

體溫測量詢問出國史與已知感染者的接觸史以及與已知或疑似感染者的接觸史(6 項研究,14,741 人)

·在 100 名感染者中,有 77 至 100 人被誤判為健康者

·在 100 名健康者中,有 0 至 10 人被誤判為感染者

詢問症狀和體溫測量(2 項研究,779 人):

·在 100 名感染者中,有 31 至 88 人被誤判為健康者

·在 100 名健康者中,有 0 至 10 人被誤判為感染者

有 2 項小型研究探討實驗室快篩和反覆症狀評估,不過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這兩種方法鑑別健康者和感染者的準確性。

模型研究
有 3 項研究建立了機場出入境篩檢模型,其中 1 項研究漏掉了 70% 的受感染旅客,另 1 項研究偵測到 90% 的感染者,但使用的情境不切實際,最後 1 項研究使用的方法非常不可靠,因此無法使用這項研究的證據。

我們對研究结果有多大信心?

我們對這些結果的信心有限,原因是大多數研究並未清楚說明篩檢方法,有些研究發現的感染病例極少,而且參與者和環境的類型差異懸殊,因此難以判斷结果是否普遍適用。

作者結論

對看似健康者進行單次篩檢可能會漏掉感染者。我們不確定合併篩檢、反覆症狀評估或實驗室快篩是否有用。

感染人數愈多,篩檢鑑別到的病例數也愈多。不過因為篩檢可能會漏掉感染者,所以要求看似健康者佩戴口罩與面罩、保持肢體距離及隔離等公共衛生措施仍然非常重要。

翻譯紀錄: 

翻譯者:桑苡嫣 (Gengo, Inc.,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